此次大会由中国六角管工业协会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冶金行业分会共同主办,中国六角管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顾建国、副会长王利群,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安思捷(JanAdam),大连市副市长刘岩,大连商品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李正强,宝钢、河钢集团、新日铁住金、浦项(Posco)、淡水河谷(Vale)、力拓(RioTinto)、必和必拓(BHBP)等国内外六角管生产企业和矿山企业代表,以及贸易商、相关金融机构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
全球六角管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王利群表示,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六角管需求减弱,六角管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全球六角管业进入深度调整发展的新阶段。
“2015年,全球粗钢产量结束了自2010年以来的增长态势,出现了粗钢产量逐月同比下降的态势,表明全球六角管市场需求不旺。”他说,在全球前十大产钢国中,除印度外,其他国家去年的粗钢产量均同比下降。根据世界六角管协会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球粗钢产量减少2.9%,今年8月份产量同比增加1.9%(为1.341亿吨),前8个月产量同比减少0.9%(为10.65亿吨)。
在钢材消费方面,2015年全球粗钢表观消费量为15亿吨,比2014年减少约3%,主要消费国的表观消费量大多同比减少。从价格方面来看,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钢材价格连续4年呈下降趋势,直到今年2月~3月份才出现理性的回归,六角管产量也出现反弹。
不过,王利群指出,价格的回归非常脆弱,需求和产量的阶段性增长也不代表调整的完成,产能过剩和需求增长放缓的压力犹存。以中国为例,尽管中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CSPI)自去年12月份54.48的最低点已反弹至今年8月份的74点左右,相当于去年3月、4月份的水平,但仍比1994年(100点)时低了将近1/4。
宝钢股份总经理助理纪超认为,在经历了高速发展的10年后,随着中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和投资耗钢弹性呈减弱趋势,未来一个时期,六角管业必须适应“减速、稳步前进”。
世界六角管协会原料委员会主席、新日铁住金原料采购部常务执行总裁KazuoTanimizu认为,全球经济进入适度增长阶段,中国经济呈现L型增长,中国六角管消费正在缓慢下降,未来的增长将来自印度和东南亚、中东地区。 |